Wilson Sir : 領袖的胸襟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5/08/30 13:25

分享:

分享:

(左)麥理浩;(右)廖本懷 (相片來源 : 本報資料室)

上世紀末香港能創造出經濟的黃金時代,夏鼎基的穩健財政理念及「積極不干預」政策固然功不可沒;但除了他之外,還有一位同樣對香港發展有重大貢獻的人,他就是夏氏的直屬上司,當年的港督麥理浩勳爵(Baron MacLehose of Beoch,1917-2000)。

相片來源 : 本報資料室

麥理浩是牛津畢業生,於1971 年至 1982 年出任港督,是歷史上在任最長的港督,也是最深受愛戴的港督之一。然而,他也是具爭議性的人物,後人對他的評價譭譽參半。

批評他的大多擁護自由經濟,認為他的施政過分干預市場,無論是房屋、教育、醫療、土地資源甚至「芝麻綠豆」的事都管。

至於讚譽他的多是政治學者,視麥理浩為政治領袖的典範,皆因他經常落區與市民交流,深入了解民情,不會空談,更不做「政治騷」。

麥理浩和夏鼎基便是兩位個性截然不同的人物,前者崇尚政治大作為,凡事都管;後者則以穩健為先,奉行積極不干預;但歷史卻又巧妙地把他們撮合起來,共同帶領香港達 10 年之久。

我欣賞的是麥理浩這種闊大的胸襟,能容下與他有點格格不入的夏鼎基;在互相制衡並取長補短的格局下,帶領香港創出一個接一個的經濟奇迹。

換作今天,一個不能配合上司,甚或不咬弦的下屬,恐怕早已被投閒置散,甚至被「炒魷」!

時至今日,香港新生代對麥理浩、夏鼎基等名字竟完全陌生,是時候讓他們重新認識香港歷史了。

原文刊於《經濟日報》(收費閱讀) 

撰文 : Wilson Sir 通識及數學科導師